1956年淮河流域規劃
1954年洪水,淮河中游淮北大堤部分漫決,暴露出治淮初期的防洪標準偏低等問題。為了提高淮河治理標準,綜合利用淮河水資源,治淮委員會勘測設計院會同豫、皖、蘇三省水利部門、國家有關部委,在蘇聯水利專家指導下第一次全面、科學地編制了包括防洪、除澇 、 灌溉 、 航運 、 水力發電 、漁業生產、城市工業供水等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總體發展工程規劃 —《淮河流域規劃報告》。在本次流域規劃的指導下,建成了宿鴨湖 、 磨子潭等10座大型水庫,完成了蚌埠閘工程、江都水利樞紐(我國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亞洲最大的泵站樞紐,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