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緩解區域供需矛盾已成為目前國際社會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內對水庫防洪調度和水量水質聯合調度等方面的研究較多,而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基礎的不同區域間水資源聯合調度研究目前尚未開展,為充分利用水資源、緩解流域供需矛盾、提高流域抗旱減災能力,開展基于水資源合理分配的淮沂水系優化調度關鍵技術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課題采用系統層次優化協調的方法展開研究,首先建立駱馬湖、洪澤湖兩湖子系統優化層,進行兩湖各自水資源系統優化配置;其次建立系統協調層,根據兩子系統各自的優化結果,結合滿意度參數分析判斷是否需要協調,如需要,則將協調意見反饋下去,給出水量步長,再進行兩系統各自的優化,然后再上報結果,循環反饋、優化,直至達到滿意結果;最后利用長系列逆時序遞推方法推求不同月份的預留水量,進而推求水量調度控制線。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淮沂豐枯水年遭遇分析。主要利用流域控制站點長系列徑流資料,對淮沂歷史洪水進行分析,提出淮沂洪水豐枯年際遭遇,同時根據淮河、沂沭泗水系駱馬湖、洪澤湖主要控制站點長系列來水、退水資料,結合水資源特性和工程狀況,分析淮沂水量互濟的可能行和可行性;(2)洪澤湖、駱馬湖水資源配置模型及水量調度模型的構建。以兩湖來水、特征水位、用水要求、下泄流量要求及河道輸水能力為約束邊界條件,建立基于系統滿意度的洪澤湖、駱馬湖兩湖洪水資源聯合調度模型;(3)水量調度控制線研究。通過兩湖水量調度模型,利用長系列逆時序遞推方法提出兩湖水量調度控制線,分析了不同年型兩湖水量調度的啟用條件、停止條件、可調水量等。
成果的先進性及創新點:
(1)利用大系統優化分解的協調滿意度技術,建立了洪澤湖、駱馬湖兩湖水量互濟的水資源調度模型。
(2)采用長系列逆時序遞推方法,首次提出了洪澤湖、駱馬湖調度控制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