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屬水利學科,水利管理領域,主要是針對適應于淮河流域特點的水資源合理配置理論方法、淮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整體全要素模擬模型和水資源配置情景共享模擬系統等流域水資源配置核心問題開展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水資源配置系統網絡圖與配置建模、數據庫及信息管理建設、需水量計算與預測、可供水量計算與供水預測、供需分析與水量分配、交互式情景模擬仿真、配置方案評價等七個部分。
成果的先進性:
(1)首次研制了淮河流域及山東半島(33萬km2)大尺度水資源配置網絡系統。針對研究區復雜的水利工程、來水、用戶之間的供、用、耗、排關系,構建了全流域、全要素水資源配置體系。
(2)首次采用水資源合理配置情景共享理論,基于"溝通"與"協商"的和諧新理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了研究區大尺度多目標高效模擬、全要素決策的會商平臺,實現了水資源配置要素不確定性分析和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決策支持。
(3)首次研制了通用快速建模技術和配置要素屬性組合技術,實現了每個計算單元水資源要素的多種組合,提高了模型對配置條件變化的適應性、配置成果的多樣性,以及系統仿真效果和可擴充性。實現了水質和水量聯合配置,并通過水源供水次序設置和斷面流量控制,保障了生態環境對水資源的需求。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了淮河流域水資源情景配置系統,具有很強的通用性和實用性。